一蔬一饭——易佰福
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件件都和吃有关,何以说成“开门”,说明自古以来吃就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。现在一帮人结伙外出,得安排专人管生活。管生活听起来含蓄些,其实就是招呼大家的吃喝。不管三教九流还是引壶卖浆者,吃饱吃好是最基本的天然需求。一蔬一饭看似平常,却是市井人间不可或缺的风景。
有人说,会吃就是会生活。这里说的会吃,指的是对吃有讲究、会选择,对食材的取舍有自己的坚持。就说河南人常吃的面食吧,懂的人馒头必选手工馍、地锅馍,最好用乡下磨的粗面,吃出麦子的味道。面条最好手擀刀切,吃起来劲道有嚼劲,面味十足。就是买烙馍油条,也要选有功夫的老店,多年老味道不走样。
会吃的人,心里都有一张美食地图。谁家应付谁家地道,闭着眼都知道。南阳牛肉汤锅多,这已是早餐的地域标志。但吃家们都知道,对味的也就那么几家。做法老实不偷巧,原汁牛肉汤不加水。胡辣汤浆面条也是这样,胡辣汤里用人造肉充数,浆面条里青菜应付,尝一口就知道眉眼高低,因为味觉从来不会骗人。
说到青菜,口味也是分等级的。记得上大学时,暑假到一农村同学家玩,中午的农家饭至今难忘。他家在白河边,中午是捞面条。豆角青椒黄瓜番茄,都是自家地里现摘,鸡蛋是母鸡刚下的。柴火锅炒青椒豆角、鸡蛋番茄,丢锅的苋菜也是现薅的。青菜的鲜、鸡蛋的香、面的劲道,大概梦想中的一蔬一饭,也不过如此了。
自古以来,无论圣贤达人,还是平民百姓,对吃的态度是相通的。孔子主张食不厌精、脍不厌细,近当代名人大师,懂吃会吃者更是数不胜数。和他们相比,我和老魏算是凡俗之人。但老魏起小在吃上有悟性,跟着大人眼看手学,又有清代御厨家族底蕴的传承,做菜的功夫、对味道的理解,自然比常人高出几个段位。
作为赊店魏氏牛肉酱的传人,老魏不仅对吃讲究,而且对味道更有深刻的理解。这些年他潜心开发易佰福黄牛肉酱系列,就是抓住了食材调味这个关键环节。一款恰当的酱品,就能很好的满足口味的需要。他开发的易佰福黄牛肉酱、香菇牛肉酱、杏鲍菇酱、辣椒酱,适用不同食材,满足不同口味,堪称快节奏生活当下的佐餐伴侣。
一茶一酒一蔬一饭,不能只存在于诗词歌赋、佚文旧事,也不能只停留于乡野阡陌、市井街巷,原本也应该存在于城市喧嚣的车水马龙里。老魏的易佰福调味酱,从某种意义上说,就是留住食材的本真,就是对生活味道的唤醒。让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有一种激发味蕾的东西,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。